這是「AAPD 第三屆 UI 實戰營」的畢業製作專案。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,我與四位設計師合作,結合 AI 工具進行競品分析、使用者研究與 AI 插畫角色建立,設計出一款創新的產品。這個專案不僅考驗設計師的 UI 設計能力,也鍛鍊了團隊合作的技巧。
我在專案中負責抽卡與聊天室頁面的 UI 設計、統整整體視覺一致性,以及製作流暢的 Prototype,來展現產品的核心特色。
此外,本專案也被選入「AAPD × 六角學院|設計前端產品研發營」,由前端工程師將部分頁面實際開發為靜態畫面,進一步驗證了 UI 設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。
在現今多數交友產品仍以外貌作為起點時,我們重新思考「認識彼此」應該是什麼模樣...
產品名稱MEELO=Meet x Mellow x Loop,代表一種溫柔而持續的相遇方式。
我們相信,連結不需要急躁,就像貓咪——慢熟、細膩、有自己的步調。這也是 Meelo 角色發展的契機!
我們透過桌面研究以及競品分析,盤點了市面上交友 APP 的現況以及常見的問題。
痛點
需求

厭倦滑卡
價值觀重視者
背景
•
曾使用過多款交友 App,但覺得「滑卡文化」太淺、對話常無意義
•
工作繁忙,生活圈單一,渴望深入交流,而非只看外貌
動機
•
希望遇到有共同興趣與話題的人,可以自然聊天
•
想擁有一個「慢熱」的空間,先觀察彼此互動再決定關係
痛點
•
覺得現有平台推薦不精準,演算法偏重外貌和熱門用戶
•
一配對就強迫開聊,導致心理壓力,甚至被騷擾

小芸|22 歲|大學生
旅行愛好者
社群分享族
背景
•
喜歡規劃小旅行,常在 IG、Dcard 與旅遊社團分享行程
•
曾用交友 App,但覺得「配對後聊不出共同話題」而放棄
動機
•
想認識同樣熱愛旅行、喜歡探索新景點的人
•
希望有人能一起規劃旅程、交換旅遊心得
痛點
•
傳統交友平台過於注重外貌,無法快速找到同樣愛旅行的人
•
配對後對方無興趣聊旅行,對話冷場
•
拍照壓力大,不喜歡被外貌評價
從興趣出發,透過虛擬角色互動與安全緩衝設計,讓使用者自在建立真實連結的交友平台。
打破傳統交友軟體「外貌決定互動」的侷限,專注在共同興趣、觀點與互動體驗
提供低壓力、高掌控的互動節奏,讓使用者在確定意願前,不需承擔過早的社交風險
透過虛擬角色與匿名式交流,降低外貌偏見與社交焦慮,鼓勵真誠互動
興趣看板互動
主動觀察,話題中找到共鳴
透過話題了解並傳送邀請函,只要對方回應,就能展開專屬聊天室。讓興趣不只停留在表面,而是成為交流敲門磚
每日抽卡配對
每日咪卡,找到興趣同好
控管咪卡完成度,讓每張咪卡具有豐富價值。每日限量推薦與你有共同興趣連結的同好,讓興趣圍繞交友而生
Meelo 虛擬角色
打造安心真誠的交流空間
從興趣出發,透過心理測驗了解你的特質,打造專屬角色與標籤
邀請函聊天機制
創造雙向安心的對話空間
在每個興趣話題中,你可以寄出邀請函,向發文者或留言者發出交流邀請。只有對方接受邀請,聊天室才會開啟,營造尊重與安心的互動空間


顏色
輕盈乾淨、溫馨療癒,營造深度交流的安全社群。
角色設計
以不同外觀的貓咪為主角,搭配多元興趣場景,增加產品趣味性。





首頁
在決定設計風格時,發想了好幾個版本。在一開始產品世界觀及角色設計還未完全定案時,設計出來的介面中規中矩,無法帶出產品特色。
最後團隊決定以「貓咪咖啡廳」為主題,讓使用者像是身處咖啡廳,與他人輕鬆隨意交流。加入插圖和背景,讓畫面更有氛圍感。
此次專案的應用重點之一,是建立了完整的設計系統。
在多位設計師合作的情況下,我們需要花很多時間和心力統一眾人的設計,為了讓合作更順利,我們建立了清晰的原則和規範,用逐步擴展的方式,讓眾設計師的頁面合為一體。
1. 學會在不熟悉中尋找共識
在這次合作中,讓我意識到即使是小組合作,也需要建立清楚的溝通機制與共同語言,才能有效對齊方向與預期成果。透過不斷地討論與反覆確認彼此的理解,學會更具體地闡述設計邏輯。
2.打破既有思維,大膽嘗試
在設計UI時很容易不小心照著 Wireframe 描繪,以及被風格的既定印象框架住,所幸後來團隊透過多方的嘗試及風格認知的對齊,讓我們終於找到最適合「Meelo」的風格!
3.如何做出差異化
市面上交友 APP 功能眾多,單靠「興趣導向」難以突顯差異。我們透過設計引導機制,幫助用戶從淺層互動逐步深入對話,建立更有品質的連結體驗。
更多專案